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(NTU)携手丹麦奥尔堡大学与奥胡斯大学,共同开展一项为期五年的跨国研究计划,重点为全球大城市开发智能且可持续的制冷解决方案。该项目力争实现城市能源消耗降低30%,同时兼顾成本节约与碳排放减少。
丹麦格兰富基金会为此项目提供了高达1200万新元的资助,此为该基金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研究资助,并首次将外国大学纳入其核心研究项目。研究过程中,NTU将在新加坡建立实体试验平台,从房间、楼层到整栋建筑逐级测试创新的制冷技术,以保障研究成果具备实际应用与推广价值。
走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
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一所著名的科研密集型公立大学,其前身可追溯至1955年成立的南洋大学,于1991年更为现名并逐步发展为综合性高等学府。主校区“云南园”占地200公顷,以环境优美著称,拥有54座获得绿色标志白金认证的建筑,被誉为全球最美校园之一。
大学在工程领域实力卓越,根据2025年QS学科排名,其工程学部位列亚洲第一,其中机械工程学科高居全球第四。成立于2010年的能源研究院是NTU在能源领域的核心平台,专注于热带城市能源系统优化及产学研转化。全校师生人数超过3.3万,师资来自全球55个国家,科研成果持续支持新加坡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。
NTU在供冷节能技术领域的核心优势
1.面向国际的定向技术研发
立足新加坡热带气候特点,NTU持续开展针对性技术研究。除此次跨国合作外,2025年7月,其地球科学团队在本土发现温度高达200℃、覆盖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地下花岗岩热储层,为地源热泵供冷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源。此外,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发的蒸汽压缩式热泵冷凝热回收系统,工业级废热回收效率较传统系统提升30%。
2.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能力
NTU与新加坡能源集团合作共建智能能源管理中心,将AI算法应用于滨海湾区域供冷系统,使设备故障率下降40%。通过本次国际合作,学校进一步对接丹麦顶尖学术资源。此前为意法半导体设计的36,000冷吨区域供冷系统,已实现每年减排12万吨二氧化碳。
3.跨学科协同的系统创新
学校整合材料科学、人工智能与能源工程等多学科优势,形成从技术研发、系统优化到场景测试的完整创新链。此次跨国合作更将跨学科协作延伸至国际层面。
NTU国际科研实力对应的国际生留学核心利好
1.跨国项目与跨校资源,提升履历竞争力
国际生有机会参与NTU与丹麦高校合作的大型研究项目,接触国际学术资源,积累的项目经验将成为升学、求职时的有力背书,尤其在能源、环保等领域的跨国企业中备受青睐。
2.充足的研究经费与实验条件
项目获格兰富基金会高额资助,拥有实体试验平台和先进设备。学生加入此类课题,无需担心资源短缺,可专注投入科研与实践。
3.聚焦热带制冷技术,增强就业适配性
NTU在热带制冷领域的研究(如地热资源利用、工业减碳案例)与东南亚及其他热带地区的市场需求高度契合。毕业生无论留新(支持新加坡“零碳蓝图”)、回国或前往东南亚发展,均具备明确的职业路径与竞争优势。
4.校企合作提供实习与就业通道
通过与企业(如新加坡能源集团)及国际项目的紧密联系,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实习,部分表现优异者还可获得内推机会,有效提升就业保障。
5.跨学科培养塑造复合型能力
学生可在研究中接触材料、AI、能源等多学科知识,培养系统思维与综合技术能力,契合新能源、智能建筑等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,增强就业竞争力。
6.政策支持与发展便利
NTU的科研方向契合新加坡国家战略,相关专业学生可享受学费补贴、专项奖学金等支持。毕业生在申请工作签证及永久居留时,也有机会因所属领域属于重点方向而获得政策倾斜,助力留新发展。